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

发布时间:2017-06-10 编辑:1019

  进入21世纪的中国旅游业,在加入北京2008将举办奥运会,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多元化形成以及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等时代特点的推动下,将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其新趋势较为显著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将会蓬勃发展

  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主要以游览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为目标。随着教育,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旅游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进入21世纪,人们的旅游需求向多层次方向发展,因而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将成为新的热点。

  (一)工业旅游的兴起

  所谓工业旅游,就是以工业企业的生产线,生产工具,产品和厂区等为对象的专项参观活动。20世纪工业旅游起源于法国,当时雪铁龙公司让游客参观其生产流水线,欣赏其汽车生产工艺。后来,世界各地著名现代化工业企业纷纷仿效,汽车、钢铁、飞机、酿酒、饮料、陶瓷等行业先后开放生产制作过程,让游客 一饱眼福。甚至,在美国,生产美元的印钞厂也向游人开放。对游客来说,游览工业企业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最初是出于好奇心理,后来在参观过程中增长了许多知识,开阔了视野,尤其是专业爱好者,还侍机加深了对生产企业的了解。而对于工业企业来说,不仅能获得一定的门粟收入,而且通过旅游等宣传,使企业树立起良好的公众形象,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起到了不花钱发布广告的作用。所以,工业旅游发展将势不可挡。

  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前,工业企业很少对公众开放,90年代后工业旅游悄然兴起。例如,神龙轿车,可口可乐等著名公司均把生产车间对游客开放;青岛海尔集团和青岛啤酒厂,南京熊猫集团,柳州两面针集团,浙江农夫山泉公司均让公众参观;南京还推出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样一条工业旅游线路,让旅游者了解到南钢最先进的生产流水线。

  我国工业旅游的出现,填补了我国旅游产品中的一页空白,为旅游业 的发展拓宽了思路。通过工业旅游,宣传了工业企业的产品和品牌,提高了工业企业的知名度;同时,也满足了旅游者对工业品牌的需求,使旅游者对现代工业内涵有了新的认识。所以,工业旅游越来越受公众的青睐和欢迎,它将成为新世纪旅游活动新的热点。

  (二)农业旅游的发展

  农业旅游不同于工业旅游,二者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农业旅游不像工业旅游重在参观学习,增长现代化科技知识。它的内涵丰富多彩,不仅包括田园风光的游览,山村水乡的休闲度假,而且还包括亲身参与农业劳动,体验民风乡亲等活动。因此,农业旅游是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性休闲娱乐活动。

  我国农业旅游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始于大中城市的郊区,目的在于让久住城市的居民体验农村生活和田园风光的游览,使单调的上班生活形成的压抑心情得到一定的放松。双休日五一十一春节和学校实行的寒暑假制度,使人们的闲暇时间日益增多。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农业旅游的队伍中,这促进了我国农业旅游的发展,并成为21世纪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又一新热点。

  农业旅游内涵极为丰富,如山村水乡自然景观,田园生活景观,民风民俗景观,乡村居民聚落景观和农业生产景观相融合,形成了旅游业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正因为如此,21世纪中国农业旅游将出现以下几个新趋势:1.森林公园热。它以森林公园中鸟语花乡的环境,清洁新鲜的空气,秀丽浓密的林木,来吸引旅客体验回归大自然的情趣。2.农业公园热。它以展示种植业,养殖业和饲养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为主导方向。如农业生态园,科教农园,植物园等。3.民俗乡情热。它是利用具有地域文化,民俗习惯,民族风情的村庄,让眼看住进农家房,吃农家饭,干农家活,充分享受浓郁的乡村风情和民俗文化。以上这些热点,使农业旅游达到了“观农园寻田园风光,乐民俗享乡村风情”的效果。

  二、休闲旅游将成为旅游业一道新的风景线

  什么是休闲旅游?简而言之,就是以休闲为目的的旅游。它更注重旅游者的精神享受,更强调人在某一个时段内所处的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建构的存在状态;它通过人的共有的行为、思想、感情,创造文化氛围,传递文化信息,构筑文化意境,从而达到个体身心和意志的全面和完整的发展。人们通过身体放松,竞技活动,艺术欣赏,科学好奇心和接触大自然等方式,丰富了生活。建立在旅游基础上的行为情趣,如休息、娱乐,或学习、交往,或欣赏大自然,这些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获得一种身心的娱乐,追求猎奇,丰富个性等多方面的需求。休闲旅游还特别强调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一致,增强爱护,保护自然的意识。因此,休闲旅游不同于一般的旅游,它对传统的旅游概念从内涵到外延都做了新的延伸。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将使未来的社会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变化着。新技术和其它一些趋势可以使人们用于休闲的时间越来越多,休闲的中心地位将会加强,人们的休闲概念将会发生本质的变化,在经济产业结构中休闲产业的从业人员比重将会越来越大。

  从目前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来看,休闲显然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之一,也是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标志着人已经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标志着人从满足现实的基本生活需要转向对精神生活的向往;标志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已由传统的生产------消费模式逐渐地转向消费-------生产模式;标志着人开始从有限的发展转向全面的发展自己的历史阶段。

  1.随着物质财富的不断增长,人们开始转向文化精神的消费与追求,更多的时间和钱财用于休闲,消费投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诸如购书,接受各种技能的培训,健身美容,旅游,欣赏等。下面为海淀区域镇民文化消费的抽样调查。1998年海淀区居民在以下8类文化消费项目的比例为:平均文化消费总值已占家庭收入的28.4%,其中旅游占据榜首,占家庭消费总值的45.1%;业余培训教育位居第二位,占14.1%;收藏或集邮等个人爱好占支出的13%;订阅报刊或购买书籍为7.5%;家庭文化装饰为6.7%文艺娱乐欣赏为5.2%;体育健身与欣赏为4.9%;获取信息为3.5%。据此推测,到2010年我国的恩格尔系数有望下降到40%以内。人们的行为动机将在更大的程度上选择文化精神生活的享受。

  2.传统的“先生产,后生活”的概念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尤其在我国,传统观点认为,只有生产才能创造价值,生活和消费并不创造价值。所以,这么多年来,政府的政策导向和资全投向也主要是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上,老百姓也一直在物质短缺的情况下艰难度日。随着“过剩经济”的到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活”和“消费”对发展经济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研究休闲的西方学者曾说过“由于有利于生产,休闲一直是合理的------如果没有夜生活和周末,娱乐业将会崩溃;如果没有假期,旅游业就会衰落。实际上,是休闲不是劳动使得工业资本主义走向成熟。在这里,休闲的合理性展现出来了。”

  3.传统的工作和休闲概念已经模糊。由于互联网的出现,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的工作概念和工作时空界限;休闲在未来的社会中将成为社会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常的情况下,人既是在工作,也是在休闲;既是劳动力价值的体现,也是实现对劳动力价值的维护。托夫勒早就指出:“大批工人早就从事每周平均只有3——4天有报酬的劳动,他们用半年或一年的时间接受教育,或者娱乐消遣——一旦我们认识到,大部分时间是用来生产自己所需要的用品和劳务——产消结合时——旧的工作和空闲时间的区别和界限就消失了。”[2]正像成思危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办公时间可以灵活掌握,办公地点也可以设在家里,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将会有更多的闲暇时间来旅游。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发展相当快。尤其是加入WTO,中国将在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以及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都为中国的休闲旅游发展提供了契机。

  1.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给中国休闲旅游产业和市场带来新变数。据悉,中国一进入世贸组织,最先闯入我国市场的就是旅游业,娱乐业,快餐业等;外资旅行社也早已揶揄中国这个大市场,一些具有实力的旅行社,休闲产业开发商很可能通过和资,独资,连锁经营等形式进驻中国。这既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因此,中国企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根,就必须要调整自己的经营模式,改变运行机制,改善服务,提高效率,规范市场,寻求合理的市场走向,弥补旅游服务缺项,以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对于消费者来说,中国加入WTO将意味着有更多的选择自由,因为在竞争价格下的商品和劳务的供给更多了。国内消费者的选择将随着商品和劳务的多样化而更加自由,就业机会将由更多的资本密集型部门向劳动密集型部门转变,就业机会的预期将在很大程度上出现在休闲旅游产业和服务业部门。

  2. 中国将在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这对于中国的休闲旅游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奥运会将大大的改变中国的旅游形象,并吸引成千上万的人到中国一游。由于奥运会的国际性,综合性和大型化等特点,将会极大的刺激以旅游业为龙头的休闲业的发展,特别是休闲旅游的发展。根据经验,奥运会举办城市将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会吸引世界各地的人前来观光旅游。如悉尼奥运会除了万余名运动员,官员以及12000名煤体记者外,还吸引了25万名海外游客。在奥运会的16天内,到悉尼的海外游客达100多万,有力的带动了商业,娱乐业,饭店餐饮业,休闲旅游等行业的发展。不仅如此,举办奥运会还为一个国家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3. 中国国民经济收入的增长与劳动力市场潜力巨大,为发展休闲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从国家信息中心获知,未来五年,中国将有两亿人口进入“中产界层”消费群。所谓中产阶层是指拥有稳定的收入,有能力自己买房,买车,能够将收入用于旅游,教育等消费的群体。着两亿中产阶层的数量就相当于整个美国中产阶层的数量。从整体上说,我国居民的消费已从温饱型升级为小康型,消费的对象与热点已从解决温饱问题的生存资料为主,演进为提高生活质量的小康型生活资料为主。休闲旅游正成为五大消费热点之一。拒权威部门测算,到2002年年底,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800美元。与此同时,,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降至40%和50%左右的水平。这都是休闲旅游发展的前提,基础。

  纵观以上各因素,可见中国休闲旅游的迅速发展将是无庸置疑的。

  三、西部旅游业将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亮点

  我国的西部地区国土面积约54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56%,人口约2.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3%。西部曾有过辉煌的历史,那里藏着灿烂的古代文化和宝贵的自然资源,特别是珍藏着宝贵的少数民族历史和文化。这些都是非人力所能为,非技术力量所能再造的,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垄断性。所以西部地区旅游业与其它产业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是西部地区参与国际旅游业竞争最重要的“资本”。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由于大规模的自然资源开发,使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如黄河流域上游水土流面积达45万平方千米,使西部旅游业遭到重创。

  20世纪90年代后期,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了开发西部的战略决策,国家投巨资建设西部地区铁路网,公路网,航空网,电讯网等基础旅游设施,并运用科技手段改善西部地区和生态环境,保护天然林木,退耕还林,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水资源,减少污染,使西部地区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西部地区十一个省市都无一例外地提出了发展旅游业的战略规划。把旅游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并先后建立一批世界级的旅游景区。例如,四川建成的雅安碧峰峡旅游区,第一年就接待游客93万人次,实现收入6000多万元,创利2580万元,上交税收400万元,一跃成为全国旅游景区,充分显示了西部开发旅游业的巨大潜力。又如,云南建成昆明世博园半年期间,就接待了943万人次的游客,日均人次为5.1万,这充分显示了西部旅游业发展的美好情景。此外,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拥有内涵丰富的民俗民情,其旅游资源品位高,独占性强,特色浓厚,当属旅游业开发的重要资源。事实证明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保持西部固有的特色,对其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尤为重要。基于上述各理由,西部地区必将成为21世纪中国旅游业发展最快的后起之秀。

  四、中国现代旅游业将走向人性化的趋势

  (一)人性与自然景观

  众所周知,不同游客的需求侧重点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需求,就是接近大自然。从人类学的角度看,人类对大自然的依归是本性的体现,所以那些拥有蔚蓝的大海、挺拔的高山、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河流、无边的草原的地区,常常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人类接近大自然,是因为大自然给予了人类在城市中所得不到的东西——人性本原的满足。根据现代行为科学的理论,人的行为取决于动机。旅游者对于大自然的青睐行为,正是出于要求得到大自然对于人性本原满足的这种动机。例如,贵州省的贵阳市郊区,有个叫香纸沟的景区,刚开发时完全保持了原始的景色,使游客每次观光都极大的找到了回归自然的感受,所以游客络绎不决,很快成为旅游胜地。但是随着开发的进程,当地农民在香纸沟建立了一些房屋,增加了许多设施,有了经营者的喧哗,到处在收钱,人们慢慢地再也感受不到大自然的恩赐了,游客的数量就渐渐少了。

  意识到人性在自然景观中本原的作用,其实比认识到人们喜好大自然的现象更为重要。因为只有认识到大自然的原始与真实,才是人性本质的体现,才可能有人类与大自然相处的正确态度。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特别是落后地区,大量存在的具有生态意义的景点,正是这里的人民长期与大自然和睦相处的结果,这正好体现了人类对大自然的关爱和大自然对人类的回报的相互依存关系。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景点自然优势内涵的人性特征,意识到西部地区优越的生态环境与人本的联系,就能自觉的用人性的观念去指导保护环境和生态的工作,指导对自然景观的人性保护和开发。

  (二)景点的人本观

栏目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