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7-09-03 编辑:1019

  面对现如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如何才能就业大军中脱颖而出?出色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无疑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基础,而这些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来自大学生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指的是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对大学生而言,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在充分了解自己兴趣、爱好和个性的前提下,在认真分析当前社会需求和就业形势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特长,制定出科学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1.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增强大学生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从而更早地接触职业世界,较快地进入职业角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适合做什么以及社会需要我们做什么,而职业生涯规划将会引导大学生客观认识自身的个性和能力,主动探索未来的职业方向,准确进行职业定位,从而选择与自己条件最匹配的职业。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陈宇认为,大学生就业难不是因为他在学校里学的知识少,而是他就业所需的东西没有学到。大学生在他们学习的现有知识上再加上四条:第一条是了解社会生活,第二条是熟悉职场规则,第三条是寻找自身位置,第四条是品尝从业滋味,这样他们就可以成功就业了。大学生只有科学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大学生活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才能将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不断培养未来从事的职业所需要的能力与素质。因此,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能够使大学生为今后的就业早做准备,毕业后进入目标职业时就无须再重新适应和磨合了。

  2.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提高大学生成功就业的机会。近年来就业市场存在着一个矛盾的现象:一方面上百万高校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只好盲目就业;另一方面庞大的应聘队伍增加了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难度,甚至使其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大学生就必须设计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将自己的个性特质和社会需求相结合来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进而有针对地参加各种相关的培训与实践,并以职业要求规范自己,这样在求职时就可以选择能够发挥自己专长的行业和职业,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增加成功的机会。

  二、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

  1.全面认识自己。具体的工作岗位都要求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具备一定的条件,因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任何一项工作的,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全面认识自己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发展潜力,对自己进行合理的定位。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时要对自己的兴趣、性格、特长等有充分的认识,对诸如“我的人生需求是什么?什么对我最重要?我想干什么?能干什么?”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准确评估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对自己的职业目标做出最佳选择,使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与职业要求相吻合。

  2.清晰职业定位。在选择职业时大学生必须考虑清楚向哪一方面发展。因为发展路线不同,要求也就不同,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优势和个性特征,不同能力优势的人适合从事的职业是有区别的,良好的职业定位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等条件为依据的。大学生虽然在校学习没有步入社会进行工作,但是可以通过社会兼职、实习、参加招聘会等形式了解某项职业的工作内容、技能要求、性格要求、工作环境,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同时考虑社会需要,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因为个人期望与社会需求有效结合才是最合理的选择。

  3.制订行动计划与措施。有了准确的定位和适当的目标以后,行动便成了关键的环节,因此大学生要制订与职业选择相应的学习和培训计划,例如自己需要学习什么知识、培养何种专业技能、熟悉哪方面的外部环境等等,而且要有落实目标的具体行动措施,包括实现计划的步骤、方法与时间安排;同时大学生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趋势设定可操作的短期目标以及毕业当年的具体安排,包括怎样学习求职技巧、了解有就业意向用人单位的信息等等。方案的制订因人而异、因专业而异,同时还需要适时做出调整,以保证行动方案与计划相吻合,才能使职业理想顺利实现。

  三、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措施

  真正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高校就要积极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全方位地进行就业指导和培训,帮助大学生深入了解职业世界并掌握成功就业的方法和技巧。

  1.加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工作力度,培养专业的指导队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从大学一年级就开始进行,高校应当为每位学生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档案,内容包括个人特征、家庭背景、成长经历、职业能力倾向等。以此进行动态辅导,鼓励和引导他们科学定位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明确职业生涯每一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参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并因人而异地提出个性化的指导意见,使大学生逐渐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积极应对社会形势的变化,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否有效落实的关键是建立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与职业实践经验,还必须充分了解当前就业形势、用人单位信息以及大学生的需求,才能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职业知识教育,为大学生进行职业咨询、指导、推荐服务。同时,学校还可以聘请一些企业人力资源专家或成功人士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兼职教师,为学生提供科学的、高质量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2.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课程教育是职业规划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因此高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与学校的培养目标、市场的需求相结合,针对大学生不同年级的心理特点,分年级有重点地设置具有鲜明特点的职业规划课程。例如对一年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可以与新生入学教育结合,通过讲授“大学生就业指导”并辅以“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的相关内容引发学生对未来职业的思考,注重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同时使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主动开展自我探索并结合自己现时的职业兴趣、能力、性格及价值观,对未来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和构想;对二、三年级的学生,可以开设“大学生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等课程,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参加与专业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培养职业能力与素养,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同时了解社会需求,确定或调整自己长期发展的职业目标;对四年级学生,可以开设“大学生求职技能”等课程进行求职前的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求职技巧和方法,并且通过各种形式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就业信息与政策指导,还可以为毕业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服务。

  3.搭建与社会接触平台,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但从知识到技能的转化必须通过社会实践,因此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职业技能锻炼机会。大学生如果能结合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定向选择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实习单位,不仅能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而且对其所学专业的应用以及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感性认识,从而在了解本专业、本行业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行职业选择和机会评估。

  每一位大学生都要重视自己的职业规划,学会正确分析就业环境和自己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力争做到在择己所爱、择己所长的同时择社会所需,同时高校要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作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核心内容,努力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栏目推荐
最新推荐